首页 > 地区站群 > 广东蓝粤网 > 韶关在线 > 韶关资讯

韶关:一个老工业基地的华丽蝶变

©南方日报  2020-05-23  (152)赞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近日,韶关市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获得国务院2019年度督查激励,成为全国获得该项激励的10个地方之一。这是韶关在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中写就的又一华章。

近年来,韶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狠抓中心城区城市扩容提质,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9年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增速全省排名同比前进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工业用电量等重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创新方面的指数名列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提前一年实现倍增,净增70家、同比增长42.17%,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机械基础零部件创新型产业纳入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2019年,韶关在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方面继续位居全省首位,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国前列。

从华南重工业基地到北部生态发展区中坚力量,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六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目前,韶关已形成10+2园区发展格局,拥有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生物制药等新兴工业蓬勃发展。

接下来,韶关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为特色优势高质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全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广东高质量发展作出韶关贡献。莞韶产业园全力以赴推动园区实现优化提升、质量发展,园区经济保持向好发展态势,入驻企业不断增多。韶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作为曾经的“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小三线”城市,近年来,韶关立足生态功能区的发展定位,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韶关样板。

加快转型升级

做“优”传统产业

在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韶钢”)智慧中心2楼,满屏的大幅显示器和操作台被分为7个工作岛,展示着来自生产现场的各种画面和分析模型。传统钢铁冶炼都需要在现场进行控制,如今智慧中心的成立,能够把现场控制集中在智慧中心统一调控,实现了数据统筹、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决策,将经验生产转变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智慧中心成立后,炼铁厂取消3个分厂,作业区由原来的50个合并为18个,操作站由319个缩减为113个。韶钢三座高炉在同行业同类型高炉中,产量、焦比、煤比等关键指标均居前列。

韶钢的智慧升级正是近年来韶关统筹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不遗余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缩影。韶关通过持续深入实施百家优质企业“倍增”计划和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钢铁、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韶钢、丹冶、大宝山等重点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明显。

韶钢以智慧制造为引擎,主打冷镦钢、轴承钢及汽车用钢为核心的中高端棒线产品,经营业绩及各项指标屡创新高;韶冶加快技术改造,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搬迁项目顺利通过节能评估审查和环评报告审批;丹霞冶炼厂实施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韶钢智慧中心实现了数据统筹、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决策,变经验生产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韶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经过转型升级,目前,钢铁、有色金属、矿山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液压油缸等领域拳头产品特色优势明显,“韶关制造”的品牌名声日渐响亮。

韶钢作为华南地区优特钢生产基地,优特钢产能233万吨/年,补齐广东装备制造业发展短板,生产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70%高端建材。乳源东阳光公司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光箔、高压腐蚀箔、化成箔生产基地。作为全省唯一的液压、传动及紧固件行业大口径重载液压油缸生产基地,韶关液压油缸打响了“要好缸、找韶关”的行业品牌。

培育新增长点

做“大”新兴产业

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受到教师学生及亲子游客群体欢迎;回归田园和体验民俗风情的乡村旅游受到人们追捧;在西京古道、梅关古道等古驿道和阅丹公路上,三五成群的家庭游成了“一线”风景……据初步统计,今年“五一”期间,韶关全市接待游客19.86万人次,旅游收入1.04亿元,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旅游市场有序复苏。

韶关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重点推进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等核心景区建设,不断打响“红色韶关”品牌,精心打造“乡村游”“古驿道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全力将韶关打造成“双区”的“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阅丹公路。谢锦树 摄

全市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精致农业,推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县域全覆盖,22家企业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新增省级农业名牌产品42个,连续3年全省第一,积极打造“双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花瓶子”。

不仅是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特色农业,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韶关在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翁源县兰花产业园拔地而起,茁壮成长。 韶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顺应新一轮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驱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韶关正逐步构建大数据产业。今年3月1日,华南数谷鹰硕大数据中心项目正式动工,预计项目总投资23.6亿元;去年9月,华韶数据谷在韶关莞韶城黄沙坪创新园内动工,项目将在5年内完成65亿元投资,努力构建国内一流智慧数据谷,打造服务大湾区的大数据存储集聚地。

立足于钢铁、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方面的良好产业基础,韶关依托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共建配套区,进一步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韶关在锻造加工、精密仪器、液压缸等行业与大湾区城市的相关企业形成了较好的配套关系。去年以来,韶关加快建设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全市新引进新开工新投产超亿元项目43个。

目前,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商贸物流、医药健康、现代特色农业六大新兴产业占比逐年提高,韶关与大湾区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绿色集约发展

守“牢”绿水青山

2017-2019年,全市通过自愿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86家。丹霞冶炼厂2017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示范名单,是全国首批唯一的有色金属企业。东阳光列入工信部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专项”计划……

近年来,韶关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绿色集约发展。

2016年以来,韶关共拆除16家涉钢企业的中频炉等落后炼钢设备,累计退出钢铁产能315万吨。2019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1258.81万吨标煤,单位GDP能耗1.024吨标煤/万元,实现全年能耗强度目标任务。深化工业污染源脱硫脱硝除尘治理,2019年完成韶关冶炼厂烧结机环集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韶关电厂10#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市区周边11家砖厂环保治理设施升级改造。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韶关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市产业园区实现循环化改造全覆盖,市区和乐昌循环经济环保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两个项目顺利动工。积极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韶关鸿丰绿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5万吨/年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韶关市北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中水回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重点抓好全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完成15个中央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和56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扎实推进大宝山、凡口矿等周边区域土壤治理与修复,大宝山矿投入10亿多元开展综合整治,矿区污水100%循环利用,重金属去除率99%。创建省级绿色矿山28家,占全省9.75%,居全省前列。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发展空间不断壮大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和重要屏障的功能定位及城市发展战略,今年以来,韶关以生态为特色优势融入大湾区建设,加强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共建、体制机制对接,有效融入大湾区产业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与大湾区互联互通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湘赣地区发展的枢纽位置,韶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作为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武广高铁、京广铁路、韶赣铁路及京港澳、南韶、乐广、大广、武深、汕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韶关与大湾区城市形成1小时生活圈。

在现有交通优势基础上,韶关正加快推动雄信高速、韶柳铁路、丹霞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铁路、航道、机场为骨架,以高质量旅游公路为筋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与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高速公路“133”工程建设步伐加快,韶新高速完成投资28亿元,高速公路通达范围不断拓展。北江航道濛浬枢纽二线船闸竣工通航,乌石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建设,北江黄金航道作用日益凸显。韶关机场于2019年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航站楼完成主体钢结构,韶关群众热切期盼的机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道路贯通联网“10+1”工程有效落实,建成阅丹公路、莲花大道、铜鼓大道和韶南大道,城市交通骨架不断延伸、拉大。全市交通“脉络”不断打通,辐射带动能力有效提升。

目前,韶关“八高四铁二航”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成功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需求

推动产业互补共融

融入“双区”谋发展,平台载体是关键。韶关坚持重点突破、集中用力,把韶关新区打造成为对接大湾区先行区,吸引大湾区企业区域性总部或区域中心入驻;规划建设南部对接珠三角东岸产业集聚区,打造以武深高速、大广高速串联的生态旅游产业带和以韶新高速串联的工业产业带两大产业廊道。目前,金融集聚区首批5个项目动工建设;芙蓉新区和韶关高新区融合成为韶关新区成效初显,2019年完成投资81.6亿元、增长32.6%。

精准对接需求,提供产业配套。加快韶铸迁建、白云电器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宏大齿轮、东南轴承等为广州装备制造业提供配套,打造韶关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华科城、黄沙坪创新园等创新平台,引导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众投邦双创加速器等在韶进行成果转化,打响“深圳研发+韶关制造”“深圳设计+韶关生产”;推动韶关新区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建立共建合作关系,大力推进大朗—乐昌新型材料园、厚街—翁源绿色环保化工园、东城—新丰食品园等共建园区建设。

为提高城市吸引力,韶关市按照“东进、南拓、西融、北优”的城市发展战略,开展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推进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城市主干道沿线、城中村、背街小巷面貌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统筹推进给排水、垃圾处理、信息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

深化改革

打造与大湾区接轨的营商环境

3月25日,在韶关新区管委会、韶关市发改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协调下,韶关市梦网智防科技有限公司、韶关市山峻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通过“马上办”服务成功完成商事登记,在两小时内实现企业开办。

高效率源自韶关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延伸至镇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粤省事”韶关专版上线运行,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开办便利度居全省第6位、粤东西北首位。全国城市政务热线2019年度冷热榜公布,韶关市在275个普通地级市中排第19位。

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都离不开民营经济。为此,韶关健全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28条,制定出台《韶关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建立“政企通”等平台,贴心服务民营企业发展。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61.5亿元、增长5.5%,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6%。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成长性企业,新增上规企业申报达到84家、完成率168%。

创新引领科技支撑

为老工业城市注入新活力

韶关华工众创空间等4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获认定;韶关高新区成功创建机械装备国家级孵化器;众投邦加速器、达安创谷孵化器建成运营;全市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均设立了研发中心,实现全覆盖;乳源东阳光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压多级高速生产线”国内首创,生产效率达同类装备的2倍。欧莱高新材料生产的高端半导体显示靶材、中机重工生产的齿条板和半圆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韶关以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发展,出台《韶关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实施细则》,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企业名单,引入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有10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量达到236家,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三年倍增目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韶关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大力实施韶关丹霞英才计划,出台《韶关市扶持产业科技人才实施意见的实施细则》《韶关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在韶就业实施意见》,落实产业科技人才普惠制政策,促进高层次人才、技工人才等安心在韶关工作。2019年,新引进6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1名产业发展领域紧缺适用人才和664名产业科技人才。作为广东技工教育大市,韶关将以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教育和省属技校资源整合为契机,大力实施“韶关技工”工程,打造高素质“韶关技工”队伍。

高新产业发展,载体是基础。韶关注重打造创新平台,高标准谋划高新区发展。韶关新区“国家专用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科技部认定,乳源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韶关高新区有望2020年下半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19年,新增企业研发机构50家,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60%,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超过35%。东阳光新型研发机构被列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利民制药厂列入省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企业类)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推进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新增4家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总量17家,其中2家分别获得省级运营评价A、B级。


赞助商连接
3D开发
百度搜寻:《韶关:一个老工业基地的华丽蝶变
如本文侵权,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service@yuetol.com,核实后本站即删除。



相关话题Tags


相关内容


网友回应 更多回应(0) 进入可赞踩

发表回应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
   

粤村镇点击此处一分钟即可智能化为您的村/镇 开通「某某村之窗」!其他类型注册:粤人 | 粤机构 | 公司


推荐粤企/电商/项目

进入:粤之窗 | 联盟粤企 | 联盟项目 | 电商中心

IT